主题名称
关于哈溪镇茶岗村六组移民安置的问题
详细内容
尊敬的张书记您好: 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看我的留言;我是一名出生在武威市天祝县哈溪镇茶岗村六组的农民的儿子,我很爱我的家乡;由于我们那个村地处祁连山保护区内,又是临县古浪县古丰乡唯一水源地柳条河水库的上游。属于高寒偏远半农半牧的山区,靠天吃饭群众生活过的十分困难,种地一年下来的收成也就勉强解决温饱,很多家庭居住的房子都是80年代盖的土坯房,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为了能生活的好点很多家庭只好把老人和小孩留下看门,或者干脆锁上门带着一家老小常年到外地(新疆八钢、酒泉等地的居多)打工。 从2015年开始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我们那里政府组织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始选择性的往松山乡移民安置点搬迁,当时我们村有30多户进行了搬迁。村里还有30多户没有搬迁;到2017年政府又开始组织动员剩余村民全部往华藏镇搬迁,但在登记搬迁户数的时候只统计当时家里有人居住的,对在外打工的、老人暂时帮儿女去外地带小孩未在家居住的这些家庭约20多户(他们给安了个名字叫空挂户)不予登记,不予解决搬迁安置。 首先我们对地方政府的这种做法不能接受,正是因为种地养活不了自己又没有其它收入穷的没办法了,才离别故土抛家舍业去外面打工谋生。如果在家有办法脱贫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到外面受苦啊。其次随着搬迁移民被搬迁了的这些人的户口都会转到新的移民地,原来这个村子在行政上就不存在了,那么没有给登记搬迁安置的这20多户七八十口人怎么办,我们是不是成了黑户,家没了最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你们以后让我们去哪儿住哪儿? 就这些问题我们向村委会和哈溪镇政府反映了多次,主管领导每次都是推三阻四不予正面回答,要我们找县上领导解决,我们一个个都是农民,实在是没有办法走投无路了。希望林书记能帮帮我们,垦请天祝县哈溪镇政府给我们一个立足之地,给这20多个家庭一个家。 再次感谢张书记,感谢党!
办理日期
2017-09-20
回复内容
关明举:
您好!2017年9月15日,您在天祝政府网书记信箱留言反映“天祝县哈溪镇茶岗村六组移民问题”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现答复如下:
2015年,县委、县政府下达哈溪镇南阳山片移民搬迁任务90户,哈溪镇将茶岗村定为移民搬迁重点村,进行了摸底调查。茶岗村关家台组原有住户72户,其中常住户44户,长期外出务工、经商户28户。经过动员,关家台组有35户群众自愿报名迁往南阳山片移民安置点,其中常住户29户,长期外出户6户。其他22户外出户因大多在当地有稳定的产业和住房,不愿搬迁。(有12户在新疆八一农场等大型农场种植葡萄,外出期限多在四年以上,最长的达到二十多年,有稳定的收入,其中10户在当地购置了住房;有6户在酒泉、嘉峪关、玉门等地务工、种地,其中5户已在当地购置了住房,收入稳定;有2户在兰州,其中1户经商,在兰州购置有商品房,另1户即您的父母,随您长期在兰州居住;有2户在县城华藏寺从事客货运输,在县城购置有商品房,收入稳定。)
因关家台组地处柳条河水库水源保护地,哈溪镇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于2017年5月,再次组织镇、村干部对关家台组剩余农户进行移民搬迁动员。因此次搬迁依托国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只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所以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的农户不在此次搬迁之列。在充分了解群众意愿后,计划将关家台组未搬迁的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整体迁往县城城北新区或南阳山移民区,经过动员,外出务工的两户因在务工地已有固定住房,不愿搬迁,其余14户愿意整体到县城城北新区安置。根据国家发改委《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政策指引》第五项:贫困户自筹资金方面搬迁对象依据自身经济条件自筹解决,原则上户均不超过1万元的规定,搬迁至县城城北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只需自筹1万元,即可享受一套住房。您的父母未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所以不能享受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相同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关于“随着搬迁移民被搬迁了的这些人的户口都会转到新的移民地,原来这个村子就不存在了,没有搬迁安置的是不是成了黑户”的问题,未移民搬迁和户籍未迁转的农户,可以继续享受户籍地社保、医疗、就学、草原补贴、种粮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原有户籍保持不变。
我们将安排分管领导、移民专干赴您现居住地,当面了解核实情况,并针对反映的问题,就移民搬迁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如您父母确有搬迁意愿,可从现在起开始报名,享受今后年度非建档立卡户的移民补助政策。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哈溪镇委员会
哈溪镇人民政府
2017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