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我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对照目标责任书,努力完成了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小作坊生产加工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和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镇前五个月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17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现有食品、药品、化妆品经营户共198户:其中食品流通经营户109户;餐饮服务单位49户(其中学校食堂13户);生产加工小作坊8户;药品经营使用单位28户;化妆品经营户4户。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网格化监管体系。为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网络,由镇长任组长,分管武装部部长任副组长,成员由食药监所、工商所、派出所、党政办、教育辅导站、财政所、卫生院、民政办、兽医站、农机农经推广站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安全网络队伍。2017年2月21日利用打柴沟镇召开了全镇农业农村脱贫攻坚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之际。按照深化改革促发展,加强监管保安全,提升能力打基础,以保障安全为首要任务。与各村、各相关单位负责人签订了2017年度《食品药品安全目标责任书》、《村级协管员目标责任书》、同时与餐饮单位签订了大气污染告知书,要求各村、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相互衔接,形成合力,根据网格化监管,明确分工,落实监管责任,确保我镇食品药品市场秩序良好,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消费安全感。
(二)加大重点工作落实力度,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一是扎实开展学校食堂及周边经营单位的监管工作,多次对辖区内的学校食堂进行了督查指导,并对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二是严格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我所切实加大对食品经营者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的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将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作为日常巡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不定期地检查食品经营者是否建立制度、是否符合要求并切实落实执行,在检查中,随机抽查索证索票档案或者进货台账档案,与其所销售的食品进行核查,检查索证索票或者进货台账是否真实、规范。对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按规定落实记录、查验制度,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未索证索票、票证保留不完备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予以处罚。督促食品经营者按要求装订“一票通”台帐,每月一册,并妥善保存二年。三是我所按照《甘肃省食品生产经营者自查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自查情况进行了督查,使每个经营单位认真做好自查,我所执法人员对自查情况进行了核查。在日常监管的同时积极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行业自律宣传,将自律歌张贴在各个岗位,督促食品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食品生产企业自律歌》、《食品销售自律歌》、《餐饮服务自律歌》,将食品安全的管理要求落实到具体环节和各个岗位中。四是严格落实《甘肃省食品仓储管理规范(试行)》,建立健全食品仓储场所基本情况数据库,并将所有食品仓储场所纳入食品经营许可审查范围。逐步推行阳光仓储。加大对未按要求贮存食品、冷藏设施不使用或使用不规范、分区分柜不合理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解决食品贮存不规范的问题。规范散装食品标签标识,销售散装食品统一规范,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完善防尘防蝇设施。五是餐饮单位食品处理区要严格落实色标管理,按照食品加工工艺流程,合理设置食品加工设施设备及工器具,并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要求,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成品与半成品、食品与非食品的销售要相对分离,不得与剧毒农药等有毒有害的物品同店销售,防控食品交叉污染。六是充分利用食品快速检测手段,开展食品快速检测和抽样检验。目前,完成食品快速检测产品25个品种,快速检测75个批次。七是督促各餐饮单位严禁超能力接待、超范围经营、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并认真开展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截至目前共登记备案自办宴席70家,707桌,就餐人数6886人,备案率100%。八是鼓励食品经营单位参加食品安全保险,截至目前参保89户,1.73万元。九是将《记分管理办法》和“负面清单”模式引入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工作中,截至目前对91家进行了计分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头看。十是完成食品外置化管理166户,评定动态等级好14户,占总户数的8.4%;较好148户,占总户数的 89.2%;一般 4户,占总户数的2.4%;健全完善药械经营使用单位诚信档案28份。十一是我所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周密部署,提前介入,组织执法人员对4次重大活动进行了食品安全保障,消除了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隐患,净化了食品安全环境,保障了广大农牧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十二是以药械购进、验收、储存、运输等为重点环节,开展了第一季度药械安全检查,主要从落实索证索票、标签标识等管理要求,规范购销渠道,严厉打击销售过期、无合格标示及非法渠道购进药械的违法行为。规范药械流通秩序;对全镇28家药械单位进行了全面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2人次,书写现场检查笔录34份,下发责改通知书2份。上报药品不良反应7份。十三是对镇域内的特殊药品使用单位进行了一次专项整治,并签订了《天祝藏族自治县特殊药品安全责任书》。十四是开展了农村药品经营使用单位专项检查、“药品流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体外诊断试剂专项整治、药械安全自查及GSP跟踪检查等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十五是完成食品抽检15份任务,合格14份,不合格1份,已立案查处。
(三)强化宣传培训,营造浓厚氛围 我镇以维护群众食品药品安全为出发点,以提高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了解、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为目标,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工作。2017年4月13日镇党委、政府及时安排召开食品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村级协管员培训及集体约谈会议,根据食品安全约谈制度对村级协管员和食品药品单位负责人进行了一次集体约谈。结合“3.15””“食品安全宣传周”“打柴沟村文化活动”、第十六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陇原行”活动启动仪式、“安全护肤、美丽人生---科学防晒的化妆品宣传”等活动,充分利用LED、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培训教育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饮食观,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集中召开了从业人员和协管员的专项培训会2场(次),累计培训食品药品从业人员220人(次),协管员34人(次)发放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彩页2000余份,向群众现场讲解食品、药品真假辨别知识,接受群众咨询121人次,现场解疑释惑。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饮食用药观,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及企业、个体工商户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的食品药品工作比往年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差距还很大,一是管理面积大,门店多,地域分散,无执法车辆,巡查困难,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二是部分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底,年龄结构偏大,食品药品安全观念淡薄,在规范化监管上存在很大困难。
四、下一步的的打算
为确保我镇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彻底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把许可关,强化源头治理。认真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清查,建立和完善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不断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的全程监管。二是以问题导向为统领,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辅助食品、乳制品、白酒、饮料、食用植物油、清真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冷冻肉类食品、水产品及水发产品、仓储食品等重点食品的监管和综合治理。三是以风险防控为核心,切实强化监管措施。综合运用抽样检测、监督检查、投诉举报等措施,加强农产品入市、食品生产、运输、经营等过程中的风险防控,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各项自律制度,用“负面清单”警示经营者,提醒消费者,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四是以痕迹化监管为手段,不断规范日常监管。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区域负责、人员定岗、责任到人”的原则,完善网格化监管模式,确保“痕迹化”监管措施落到实处。五是加强部门合作和行业自律,建立健全监管执法信息公开机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加强与行业组织的沟通和联系,发展壮大协管员队伍,拓展社会监督和群防群控路径,调动全社会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营造社会共治的良好环境。
打柴沟镇人民政府
2017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