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文化发展战略平台,以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为抓手,以转变工作作风和提升业务能力为保障,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重点项目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等重点工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奋力开创全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工作发展新局面。
一、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围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目标,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等文化主阵地作用,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
1.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文化场所建设。整合基层文化资源,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增强精准扶贫“乡村舞台”的服务功能。完成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建成8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成18个非贫困村和6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达标,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2.加强农家书屋规范化管理。“农家书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各乡镇要切实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进一步明确职责,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管好、用好、办活书屋,确定专人负责书屋的管理工作,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3.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政府购买公益性文艺演出送基层、“精神文明进村”、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全年送文化下乡活动不少于30场次,其中:歌舞团送文艺下乡不少于15场次,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送文化活动分别不少于5次。
4.做好全民阅读活动。坚持“政府引导、业界支持、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推广模式,把全民阅读活动列入文化惠民的重要活动,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富有特色的主题读书活动,大力培养“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在县直机关开展“强素质、做表率”机关干部读书活动,在学校开展“书香校园”阅读活动,在农村开展“书屋与农村文化生活”农民阅读活动,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5.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广播电视舆论宣传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6.把握重点,做好内宣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系列重大宣传活动,集中推出一批有深度、有震撼力的系列报道、系列访谈、评论,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天祝营造氛围、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围绕经济建设,抓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工作,做好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办好县广播电视台自办节目,不断提高节目整体水平,全面提升采编播译能力,不断丰富藏语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努力推出品味高、特色浓、受欢迎的广播电视栏目,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围绕经济建设,突出做好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保障性住房、农牧业生产、医疗救助、扶贫攻坚及关注百姓生活、民生话题等内容的重点宣传报道,坚持开办民生类栏目,努力在内容、形式、手段上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提高节目的整体水平,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7.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外部舆论环境。以“上重要媒体、重要节目、重要时段、重要位置”为重点,继续按照“走、转、改”活动要求,适时调整宣传思路、宣传方向,改进宣传方式,做好典型宣传,增加民族团结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专题的宣传报道,巩固外宣成果,实现在重大宣传、深度报道上的突破。
8.狠抓节目创新创优,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全面规划广播电视频道,突出频道特色和宣传效果,努力在“三贴近”上下功夫,加大节目改革和创优力度,突出典型、深度报道,深化节目内涵,增加新闻信息量,使各档新闻类栏目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继续加大藏汉节目创优工作力度,立足早策划、早摄制,注重多积累、勤打磨,精心组织,确保节目创优落到实处,争取节目获奖的数量和质量实现新突破。
三、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坚持“统筹兼顾、抓主抓重、科学发展”的文化体育广播影视事业建设思路,狠抓项目建设,积极招商引资,以项目建设推动全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9.加大文化项目争取落实力度。把研究政策、谋划项目作为抓项目的重中之重,抢抓国家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政策机遇和国家、省上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文物保护开发、提高广播电视译制能力、改善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夯实各类人才队伍等方面,更新补充一批文化项目。积极申报文化馆新馆建设、民族歌舞剧团民族民俗文化展示中心项目,争取实施2个体育惠民工程、45个一村一场项目和天祝县松山镇足球场项目。争取落实乌鞘岭国际滑雪场补助资金。
10.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攻坚克难,整体推进博物馆综 合布展、广播电视台业务用房及藏语广播影视节目译制中心建设项目,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的技术标准和时间进度要求,争取如期完成各项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中央数字电视无线覆盖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做好哈溪、大红沟、天堂、松山、东坪5个站点的土地、基建、通电、信号传输等工作,确保按期完工,投入使用,让广大农牧民群众看上电视看好电视;全力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户户通项目工程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争取完成农村固定放映点建设项目2个,加强对9个农村电影放映队电影放映情况的监管工作。
1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通过节会招商、赴外招商、发布招商信息等多种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来天祝投资发展文化产业。
四、切实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12.培育发展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各乡镇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投入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出版发行和印刷业、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演艺娱乐业、民间民俗工艺品加工业等五个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创意、节庆会展、数字内容、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等五个新型产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文化企业。
13.加大对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积极争取锅庄舞、华锐民歌演唱、赛马、藏族则柔、土族安召、天堂花儿会等民俗非遗项目形成规模,创出特色。积极创建文化品牌。
14.要强化对民间艺术及民间艺人的保护。要进一步引导开发利用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特别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民俗文化、民族工艺品、演艺、图书报刊、音响制品等文化产业的开发,使全县文化产业不断发展。
五、着力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原则,坚持专项治理整顿和日常监管相结合,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和指导、扶持力度,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执法水平,在全县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15.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日常监管,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的执法频度和次数。实施重点监控,依法查处重大案件,曝光违法违规单位,取缔违法经营场所,有效遏制文化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抓好网吧、歌舞娱乐场所及印刷行业的稽查工作,继续实行网吧零点断网措施。加大对音像制品、图书报刊零售行业的巡查力度,对无证无照经营的坚决查封取缔,对违规经营者从严处罚,加强文化市场经营户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确保我县文化市场安全、健康、有序运行。
16.持续推进“扫黄打非”工作。以政治性、宗教类出版物为重点,以互联网为主战场,组织实施专项行动,全力清缴各种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大力整治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有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层层完善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向社区、城乡结合部、农村集市延伸。
17.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规范化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继续加大对我县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管理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强化督促检查,坚决杜绝非法销售和安装使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行为,确保我县境内信息安全。
六、持续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8.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强社会流散文物的调查、征集力度,保护、管理、利用好丰富的文化遗产,不断增加博物馆藏品数量。继续做好文物保护、维修等基础工作,争取田野文物保护维修项目,引导文物保护单位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加大松山新城修缮工程及东大寺保护维修工程项目后期工作力度。加强文物安全保护力度,严格执行文物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馆藏文物绝对安全,田野文物基本安全。
19.认真做好非遗项目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工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公布一批县级非遗羡慕名录及传承人名单,力争1-2个项目列入上一级保护名录。挖掘和培养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各种传承活动,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七、大力推进体育事业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切实推进全民健身“三纳入”工作,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水平。
20.积极做好全省青少年篮球运动会、全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全县庆“五·一”、“五·四”体彩杯篮球运动会,组织开展全县各系统体育比赛。指导各乡镇举办各类运动会、赛马会等,促进传统体育项目发展。
21.组织策划好全民健身日健身活动,引导全民健身活动持久开展,年内新增5个健身站点,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30次。
22.继续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裁判员学习培训工作,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各类裁判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完成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任务,争取上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建立健全各类体育协会,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库建设,敦促体育人才发挥作用,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大发展。
23.加大宣传力度,千方百计增加体育彩票销售额。完成4次以上集中学习培训,新增销售网点6个以上,完成1332万元体育彩票销售任务。
24.各乡镇要结合各自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以带动和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切实做好体育惠民和一村一场等工程的实施。
八、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25.靠实安全责任。切实提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意识,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安全发展观念,不断强化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26.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局属各单位特别是博物馆要着力提高消防、安防水平,确保馆藏文物绝对安全;广播电视台要着力加强重要保障期和重点时段安全播出工作,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拉网式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整治文化市场安全隐患;各项目工程建设单位要着力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明确责任,强化督查,确保安全施工。
九、改进作风狠抓工作落实
27.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拓展学习深度和广度,强化舆论宣传工作,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前进动力、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推动各项工作扎实落实。
28.继续开展“双联富民”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双联单位驻村工作责任制,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群众收入、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抓手,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大力支持双联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暖棚养殖、日光温室、牧草和地膜洋芋等设施农牧业发展。
29.加强文化体育广播影视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特别是要加强对文广系统干部职工的培训力度,组织举办文化旅游产业培训会,不断提高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工作队伍能力和水平。
抄送:市文广局,市体育局,市文物局,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县委宣传部。
天祝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办公室 2017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