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全域办:
今年以来,我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思想,按照全省全域无垃圾现场推进会以及《甘肃省农村垃圾治理实施方案》、《甘肃省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武威全面推进全域无垃圾行动实施方案》精神,依托全镇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着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打响了清理整治垃圾的攻坚战、歼灭战、持久战,确保环境卫生不断改善、生活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靠实工作责任。
为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镇上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为副组长,班子领导及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西大滩镇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能够按照创建标准顺利推进。 组织全镇机关干部、各村村干部、镇属各单位负责人召开了西大滩镇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暨城乡规划集中宣传和专项治理动员大会,传达学习了全省全域无垃圾现场推进会以及全市、全县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暨城乡规划集中宣传和专项治理动员会议精神, 与各村、各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制订下发了《西大滩镇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2017-2020年行动目标,明确了工作重点、整治范围、时间要求、责任人,夯实了工作责任。各村和镇属各单位也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该村和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从而明确了工作职责,保证了工作有序开展。
(二)丰富载体,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群众
按照“舆论先行、广泛动员、形成合力、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西大滩镇通过悬挂横幅、刷写宣传标语、设立宣传牌、召开群众会、上门发放倡议书、网络平台发送信息等方式,全方位、深层次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工作,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累计召开群众动员会20多场(次),刷写标语20余条、设立宣传牌30余块、发放倡议书1200余份、推送转发各类环境卫生整治信息300余条。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自觉革除生活陋习,以主人翁态度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与保护中来,自觉养成良好习惯,真正使讲文明、讲卫生的生活观念成为群众日常生活新常态。同时,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倡各村党员带头示范,周五下午组织机关领导干部、乡镇村组党员干部深入城乡环境整治的薄弱区域,合力攻坚,开展卫生清扫、垃圾清运、柴草清理,扩大了活动影响力,统一了群众的思想行动。通过党员干部带动,影响群众主动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中来,并严格落实“谁门口、谁负责”的卫生整治方案,对存在问题的村、农户逐一进行督促、整治,确保此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三)明确重点、因地制宜,狠抓工作落实
严格按照全域无垃圾的标准,以“抓镇区、促全域”为抓手,采取“先易后难、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纵深推进”的方式,统筹规划,完善机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全镇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突出抓好镇域环境卫生整治。按照“门前三包”责任制要求,每周对机关单位、商业门店、流动摊点、餐饮饭店卫生保洁情况的执法监管力度,确保了镇域环境卫生治理得好、保持得住。持续加大对“镇域内卫生大扫除”检查通报力度,建立了乡镇及各重要节点区域环境卫生监督员队伍,全区域、全天候开展巡回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限期整改,久拖不改的公开曝光。目前,已累计开展督查12次,查处存在的问题25个,已全部纳入整改台账,完成了整改销号。二是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按照“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的要求,以“三渠”(排洪、排污、灌溉渠)、“三线”(公路、河道、村道)、“三片”(村庄周边、房前屋后、公共场所)为重点,全面发动干部群众开展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白色污染、人畜粪便及柴草堆积等废弃物的集中清理工作。建立村庄保洁制度,稳定村庄保洁队伍,各村以组为单位,聘用保洁员20名,组织义务保洁员65名,并通过制定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环境卫生管理承诺书等方式,明确村民的保洁义务。在镇区内实施上泉村“千村美丽”项目,栽植树木200余株,硬化道路2公里、配置路灯60盏,建设文化长廊200米,显著改善了镇区内环境“脏、乱、差”的情况。今年以来,全镇累计组织群众1700多人次,调运挖掘机、铲车、三轮车129台次,投入资金16万元,清理各类垃圾126吨(生活垃圾48吨,河道垃圾15吨,建筑垃圾53吨,白色垃圾10吨)清理非正规垃圾点15处,拆除沙场1处,回填河坑3个,平整河道500平米。三是加大环卫设施建设。积极对接县直有关部门,落实“两厂、百点、百侧、千池”项目,同时,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处理”的模式,合理规划布局全镇环卫设施,配备垃圾桶9个、垃圾箱4个、小型垃圾收集车10个、垃圾转运车1辆,有效解决了垃圾转运难的问题。四是全面落实河长制。镇、村两级要严格落实河长责任制,制定河长制实施方案,各村按照相关要求对坚决禁止河道采砂行为,加强源头控制,深入排查入河污染源,严格治理群众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积极争取河道综合治理项目,进一步改善我镇河流水域环境,巩固我镇生态文明治理成果。建立河流管理保护信息发布平台,向社会公告河长名单,在河流岸边显著位置竖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河流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实现全镇河流岸线利用规范有序,河流水事秩序良好,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生态功能持续提升。五是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制定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考核办法,将环境保护及卫生整治工作纳入村组干部绩效考核范围,成立督查工作组,采取“周督查、旬通报、月评比、年考核”的方式,对全域无垃圾活动实行全程跟踪,定期进行检查督办,强化督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创新工作思路。在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活动中,我们瞄准农村田间地头废旧地膜这一工作难点,结合工作实际,深入谋划、积极探索,制定出起一套有针对性的处置办法。在全镇9个行政村,各设立一个废旧地膜收购点,政府予以适当补贴,对农户采取回收1斤废旧地膜,兑换1斤新地膜的方式,不断提高农户捡拾废旧地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面貌。
(二)监督检查跟进。在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的同时,镇党委、政府责成分管领导和有关负责人组成监督检查小组,专门负责对各村、各单位的活动开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把该项工作列为年度考核重点,对卫生整治效果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推诿拖拉的单位和村予以曝光警示,并采取相应的处罚。
(三)凝聚整治合力。按照镇上出台的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村、镇属各单位都制定了工作方案,在本村、本单位内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镇卫生院率先将本单位卫生区域进行了细化安排,扎实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教育辅导站在全镇中小学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活动,从加强中小学生教育入手,带动家长转变观念,形成人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的良好氛围;派出所、交管站联合开展了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食药所、畜牧兽医站联合开展了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活动,有力推动了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为创建全县“文明乡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段工作打算
尽管我镇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环卫项目落地难。因我镇75%以上面积地处祁连山保护区,一些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卫项目因办理审批手续难,无法组织实施,客观上影响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二是环境整治资金短缺。 我镇9个行政村制定了具体的年度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案,因地域广、人口多,由于我镇财政比较困难,加上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综合整治 整改难持久。三是农户的环保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长期形成的生活陋习,群众环保意识差,如:垃圾分类、柴草粪堆的堆放、建筑垃圾的处理等还没有完全形成,随意倾倒垃圾、填埋垃圾、焚烧垃圾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2018年的工作打算
2018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全省、全市和大红沟召开全域无垃圾工作现场推进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乡镇特别是大红沟乡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靠实工作责任,健全长效机制,推进全镇全域全域无垃圾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思想认识上再提高。 多年来,由于农村居民环境意识不强,居民乱扔垃圾、商铺摊位沿路而市等陋习积习成性,环境卫生整治任务非常艰巨。对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一定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全力以赴,镇村齐心、干群联动,筹措资金,有的放矢,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抓好城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二是工作措施上再强化。 我们以集镇秩序和环境卫生整治为主线,以治理村庄道路为突破口,以整治农户门前“现象”为重点,以网格化管理为手段,进一步整合和靠实镇、村、组、户以及帮扶单位各级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做到目标清、任务清、责任清、奖惩清的“四清”目标。
三是工作机制上再健全。 由于此项工作目前把重点放在“整治”上,如何形成长效机制、如何变成自觉行动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借鉴,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整治和形成机制并重,进一步规范运转体系,加强硬软件建设,做到硬件上有支撑、软件上有支持,形成一套运转顺畅、管理有方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