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8/2017-12522 文种:
发布机构: 文号:
发布日期: 2017-10-15 成文日期: 2017-10-15
信息名称: 中共抓喜秀龙乡委员会抓喜秀龙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抓喜秀龙乡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抓喜秀龙乡委员会抓喜秀龙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抓喜秀龙乡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乡属各单位、各相关企业: 

      现将《抓喜秀龙乡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中共抓喜秀龙乡委员会 

    

                         

                              抓喜秀龙乡人民政府 

                                20171015 

    

    

    

    

    

    

    

    

    

    

    

    

    

    

    

  抓喜秀龙乡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 

  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思想、建设山川秀美幸福美好新甘肃重要指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保护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全省全域无垃圾现场推进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省委、省政府《甘肃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甘发〔201512号),《全省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方案(20172020年)》(甘政办发2017141)及《武威市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武办发2017125)、《天祝县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县委办发2017171),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委四届四次、五次全会及市委四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立足我乡实际,以乡域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全力配合整改政治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举全乡之力,注重上下联动,深入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抓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战略,依托自然生态禀赋,全力打造生态文明特色小镇。 

  ——坚持统筹协调、重点推进。主动把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同脱贫攻坚、特色小镇打造、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同优化种植业结构、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同发展藏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坚持标本兼治、长效治理。处理好当前与长远之间的辩证关系,既要把握当前又要注重长远,集中力量对乡域环境卫生进行专项整治,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同时,注重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加强舆论宣传的覆盖面,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基础,提升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文明素质。 

  ——坚持上下联动、全民动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注重以上率下,组织各村、相关站所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在全乡营造树立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的理念,使人人都成为生态文明的实践者、受益者。 

  (三)行动目标 

  ——合完成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改整治。按照省、市、县的要求和属地管理原则,举全乡之力,积极配合上级相关牵头单位整治整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 

  ——全面实现全域无垃圾目标。乡域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善,达到卫生乡镇标准。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治理,交通沿线、乡村道路、乡政府驻地、村庄村落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面貌全面改观。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城乡陈年垃圾清理,保洁员全部配备到位,并正常开展清扫保洁工作,实现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理,村庄垃圾收集点、覆盖率达到100%2020年,100%的村庄垃圾得到全面治理。 

  ——生态文明意识显著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显著增强,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普遍推行。 

  二、重点任务 

  (一)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整治。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从严从紧从实,加大整改整治力度,积极配合、主动作为,确保按时全面彻底完成整改整治任务。对已经完成整改整治的,认真开展回头看,及时并上报上级相关部门单位进行实地整改;对正在整改整治的,严格按照整改整治标准,加快进度,落实整改整治措施,确保整改整治到位,严格执行《武威市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验收管理办法(试行)》。 

  (二)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在全面铺开、齐抓共治的基础上,对全乡5个行政村环境卫生情况进行全面清查摸底,列出单子、拿出计划,把卫生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民生工程,动员全乡干群群众开展大清扫、大整治活动。以“三线六片两区”为重点,“三线”即:G30高速线、312国道线、金代公路线。“六片”即:一是门前屋后片。按照“门前三包”制度,动员各家各户对门前屋后的粪堆、草堆、柴堆、土堆、砖堆、沙堆等进行清除,保持院落周围干净整洁。二是村庄巷道片。动员群众自觉拆除在巷道修建的厕所、畜圈、草棚、柴房、车库等,疏通巷道。三是村组道路片。对村组硬化路面上的覆土、碎石、玻璃瓶渣进行扫除,并对水毁的两边路肩进行修整。四是多年垃圾积存片。对露天垃圾堆放点、倾倒斜坡等地进行彻底清理,能清运填埋的,进行清运填埋,不能清运的,就地覆土处理。五是设施农牧业棚区片。清理棚间废旧地膜、废旧草帘、农药瓶罐等垃圾,整齐归置棚内生产用具。六是河道沙沟片。对金强河河道以及等各分支旱沙沟进行专项清理,有效防止河水污染。“两区”即夏季生态旅游区和冬季户外休闲区。 

  三、行动步骤 

  (一)准备宣传阶段(201710月底前)。制定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治理目标、完成时限、重点任务。全面安排部署专项行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责任。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710月至201812月)。各村、各站所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根据各自实际紧盯重点领域和环节,明确任务、靠实责任,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加大乡域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整治,乡域陈年垃圾得到全面清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祁连山问题得到有效彻底解决。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91月至201912月)。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上级要求,对居住在祁连山功能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农牧民进行生态移民搬迁。 

  (五)长效保障阶段(20201月至202012月)。各项整治工作步入常态化,管理网格化,落实程序化,常抓不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坚持乡党委领导、政府齐抓共管、各村、站所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乡上成立乡党委、乡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乡人大、包村领导及相关站所负责人为副组长,包村干部、农技农经站及村支部书记、主任为成员的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具体问题。各村、各单位要对照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要求,抓好落实。各村和各站所负责人要靠前指挥,周密安排部署,紧紧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加强工作调查研究,不断完善运转协调、务实管用的措施和办法,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质性效果。 

  (二)广泛宣传,全民参与。充分运用微信、QQ等媒体,深入宣传开展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行动内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全方位动员、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教育、引导、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组织主动参与,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 

(三)加强督导,严格考评。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加强对村级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任务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等情况的督导检查,定期通报进展情况,严格绩效评价。对工作进展快、成效明显、机制完善的村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后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处理。对各种违法行为,要严管重罚,严肃查处。及时总结活动中创造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确保专项行动实现精细化、常态化管理。